褪色的文化 每個年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徵──對! 時間帶領著所有事物向前走,包括文化──不錯! ──不過文化卻可以是倒退著走的。 我不想深究文化是否倒退。我只想探索文學文化(文化的其中一項)的變質問題。 在這個「no generation」的年代,人們消費著大量的娛樂。面對著目不暇給的選擇,人們早已跟文化來個恩斷義絕。不然就是「忙」、「忙」、「忙」,無暇與文學打交道。 當然,各人有各人的取向。 不過,身為中國人,身為「知識份子」,我總覺得我們是有一些責任的! 許多時,我都感到痛心。校內見到通告、海報、橫額等等的公眾媒體或宣傳媒介,與錯字和語病扯上關係的時候,我簡直慘不忍睹;校內見到廣告啟事、價目表、商店海報或橫額等出現著同樣問題時,我完全痛心疾首。 為何高中生、甚至大學生,也竟然可以寫出錯別字如排山倒海、語法如魔法幻影般的文章?完全可以「媲美」小學生。是教育問題?是學生質素問題?我相信在頭上的四方帽也可能是累贅的裝飾罷了。 在古代,不讀「聖賢書」會被人視為「大逆不道」,不精通詩詞歌賦皆不可成才。現在?「鬼妹仔」會以不懂中文自居,閱讀文學作品會被人覺得高貴,修讀文學會被視為沒前途。 究竟是何時開始,中國人開始漠視中國文化?中國文學?中國文字?中國人顏面何存? 難道是潮流?潮流又算是何物?只是本末倒置的社會中的副產品罷了!人們總喜歡被潮流敵牽著鼻子走,然後還會自豪地告訴你他正走在潮流尖端,多古怪! 我看見……在褪色。我看見文化的外殼在剝落,我看見文化的血液在變色,我看見文化的內容在變質! 不然當然,這也不可以視為文化倒退的現象。文化是進步著抑或退步著?這果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,而且極具爭論性。 我的意見?
原載《理工學生報Polylife》23.3期
|
< 上 | 回首 |